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
参考答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 ]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是
[? ]
A.对任何腐败分子要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B.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C.腐败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涉及不到政治稳定
D.反腐倡廉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下列对此理解完全正确的是…?( )?
A.从此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完全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去进行?
B.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动?
C.从此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要真正理解与题干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在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全方位理解“新时期”的本质含义,仅仅认为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新时期”的标志,是不全面的。由此可知,A、C两项与题干不符。B项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