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7月,重庆市云阳县发现了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如下图),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制度
D.确认了国民的权力和自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甲午战争的平壤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回族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C.林永升
D.丁汝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甲午战争的平壤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回族爱国将领是左宝贵,答案选B,A C D三项均是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之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是,然屡见败,莫克援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院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为建设中华民国提出了那些基本构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4)上述主张的最终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洋务运动仅仅是小修小补,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想使中国富强,必须变革封建政治制度。(2分)
(2)基本构想: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
(3)同:都主张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分)
异: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1分)
(4)共同之处: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
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封建势力的阻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的是( )
A.空前的广泛性
B.国共两党各自拥有自己的政权
C.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
D.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党内合作方式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革命统一战线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