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中国的有识之士继续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奋斗,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他们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经济方面:兴办实业。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文化方面:发起新文化运动。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自《汉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记述货殖人物及其从事生财致富的情况。这种变化表明
A.小农经济繁荣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C.史家学识水平有限
D.商品经济逐渐地衰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记述货殖人物及其从事生财致富的情况,说明当时的社会对商业持歧视的态度,对商业不重视,即继续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D的说法本身错误,A与材料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
材料三 1965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了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了30多个新兴城市,大部分集中在西部。
材料四 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中国当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布局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布局发生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原因:沿海沿江地区受西方列强的入侵时间早,程度深,自然经济瓦解程度比较深;交通便利;便于获得资金和技术。
(2)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原因: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一五计划的调整;出于战备考虑。(3)新变化:首先发展沿海地区;进而带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意义: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沿海优势,实现经济区域平衡发展,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百年名品。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934~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

①张裕酿酒公司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②张裕酿酒公司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掠夺
③张裕酿酒公司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