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 ]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C.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有利于增强诸侯国的实力,确保在争霸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崛起过程的相似点有()
①开始时以经营盐业致富
②经营范围或业务比较广泛
③都涉足金融领域
④都把买卖做到国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