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商品经济发展
B.外企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
C.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D.清政府奖励实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清政府奖励实业是在20世纪初清末新政中,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则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与洋务运动的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依照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任何事件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其痕迹。日本人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历史上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民族,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所以他们取得了成功。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决定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中国一落千丈,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日本则一飞冲天,走上了富强之路。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那就是国家政治体制、教育、工业化之路的差别。当中日两国同时起跑的时候,日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中国则错失了革新图强的机遇,以至于后来国家动荡,军阀混战,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点。(8分)?
(2)依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两国各自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4分)。并据此分析导致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3分)
参考答案:(1)相同点:19世纪中期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都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的需要;都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及改革教育。(6分)?
不同点:中国仅注重学习西方技术,日本更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
(2)洋务运动使中国错失革新图强的机遇,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导致国家动荡和军阀混战。(2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强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加剧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2分)?因素:改革者个人素质和胆略、改革的深度和措施的落实程度、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等。?(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也可。)
本题解析:(1)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比较要从二者所处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等角度进行分析。相同点从背景上看二者都处于被侵略的局面,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都是采用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工业等。不同点是明治维新不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还学习西方的制度;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2)明治维新最终使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可以从改革的环境、领导者的素质、依靠力量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的基本的内容。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在政治上废除等级身份制度,废藩置县等;在后期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在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产业;在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但是并不排斥本国的传统。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同样学习西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②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到1957年超额完成任务④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任务之一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