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
A、

B、

C、

D、

2、判断题 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开端于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清政府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
A.推进中国政治改革
B.推进洋务事业发展
C.推进中国海军建设
D.推进中国铁路建设
3、判断题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但没有越过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现代化努力步履维艰。资产阶级维新派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在封建顽固势力反击下,冰消瓦解。但它们为现代化留下虽然菲薄却极其宝贵的基础……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又接受了西方政治观念的留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没有早期现代化,就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辛亥革命发动和展开都是不可能的。
——李文海、颜军《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初步蓝图。无论是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还是表明欲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应该实行“开放主义”。这说明孙中山及其建国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初绘了蓝图。所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新华社评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辛亥革命准备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的契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5、判断题
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C.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继昌隆缫丝厂是这一时期民族企业的骄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