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刺察是皇帝通过自己控制的监察系统来监督和审察百官的工作,了解社会的政治情况,以加强对社会和百官的控制。汉武帝对地方实施的比较有效的刺察措施是
A.刺史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通判制度
D.密奏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武帝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设十三刺史,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以后,成为定制,形成一套监察制度。故答案选择A项。中外朝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实行的行政制度,故B项不正确;通判制度是宋朝时期实行的监察制度,故C项不正确;密奏制度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故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刺史制度,要注意:刺史制度是在原有的地方层层监察的基础上(并非原来地方没有监察),增加了中央直接监察的内容,使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权力得以延伸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秦朝时期,郡的监御使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官制,要求准确掌握郡一级官吏的职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 
|
图示一
| 图示二
|
(1)图示一所表现的是什么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4分)
(2)观察图示二,写出该图反映的是近代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2分)
(3)分别指出图中A、B、C?三个机构的名称和行使的权力。(6分)
A、???
B、???
C、???
(4)请简要指出:图中A和B的相互关系(3分)
参考答案:(1)三省六部制(1分)。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分)。
(2)美国(1分)。分权制衡的原则(1分)。
(3)每空1分?A、?总统???行政权 ?
B、 国会 ??立法权
C、?联邦法院???司法权 ?
(4)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D.中央集权制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分封制不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错误,A项被排除;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不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C项被排除;因为世界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现在仍然实行中央集权,所以不能将中央集权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D项被排除;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县制的出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史实与结论联系紧密,推论合理,正解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秦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A、C、D符合史实;嬴政确立皇帝称号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B项不正确。
点评:皇帝制度的特 点:①皇权独尊: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③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