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清代的军机处与明代内阁相同,是皇帝的侍从秘书机构不具有行政决策权力,所以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运行方式。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唐中宗改用斜封及用墨笔,都体现了三省六部制这一机制对皇帝的制约,而不能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权高于皇帝,或具有民主性质。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B的说法错误;宋代为了制约宰相,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而不是枢密院,故排除C;行省制是形成于元朝的政治制度,所以不是满洲贵族的政治创新,故排除D;A的说法正确,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赐给亲族、功臣,并封侯
B.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C.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带兵随从周王作战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王纳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材料二?宋代,学生入官学要受籍贯限制,而书院没有这一约束,学生可以越出本籍自由择师。书院允许学生中途转换教师。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四大书院是以理学家及心学家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他们一致反对以追逐科举及第为直接目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人的德性。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书院提供充分的书籍条件。教师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读书和研究学问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采用答疑方式。宋代问世的“语录”,多半是师生之间质疑或解答问题的记录,是研究各个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间亦讲学,事先均备有“讲义”。书院倡导学生、师生、师友之间开展学术争辩,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彼此情谊。
请回答:
(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7分)
材料三?江南是明清中国科举应试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科举功名之盛,甲于天下,但是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科技人才最多的地区,明清江南虽然为功名而苦读者数量众多,但是从明清史籍中可见到更多的人读书并不是为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他们所受的教育以识字教育及计算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方式上也并非与科举应试教育一样,而是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方法。……迟至明朝后期,即使是在科举成功的人士中,也有许多人努力学习各种实用知识,以致明清江南科技人才辈出,数量为全国之冠。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突破了蔑视“蛮夷”的传统的自大心理,对此时期传入的西洋科技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反应,徐光启就是其杰出代表。
(2)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9分)
参考答案:(1)共同特点:官学与私学并行;儒家思想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为封建政治服务;为后代教育奠基;(答对3点3分)书院优点:打破地域限制,入学条件宽松;重在培养品德;教学方法自由,立足自学、质疑,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带动学术发展传播;尊师爱生,师生关系融洽;(答对4点4分)
(2)科举应试教育以儒经理学为教材、八股文写作为重点;变化原因是明清强化统治,八股取士。(2分)实用教育得到发展,面向大众;内容为基本读写算,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需要的实用性人才。(3分)变化原因: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对劳动力要求提高;经济繁荣,为教育、读书奠定物质基础;“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推动;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传统科技如珠算发展;科举竞争激烈,读书人转向实学)(任答4点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