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写到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观赏元宵灯会,但见:“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他们一行人所到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其名称是
A.坊市
B.勾栏
C.舞坛
D.瓦舍
2、判断题 唐朝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所反映的实质是
A.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3、判断题 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
[?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判断题 清初在苏州已有潮商的会馆,其《潮州会馆记》碑文中写到“我潮州会馆,前代创于金陵┅┅敬祀灵佑关圣帝君,天后圣母,观音大士。已复买东西旁屋,别祀昌黎韩夫子,兼设客厅厨舍。凡岁时伏腊,祝厘受祉,宾朋叙会,饮爵献酬,咸集于是”,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会馆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地域特点
B.此会馆成为潮州商人联系的纽带之一
C.潮商推崇儒雅之气
D.会馆是商人祭祀的场所
5、判断题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2分)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4分)并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4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4分)
材料五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4)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六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5)根据材料六,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4分)
材料七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