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基督教产生于
①罗马及其周围地区? ②巴尔干半岛? ③小亚细亚? ④巴勒斯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判断题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灵魂得就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3、判断题 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这
A.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实现
C.彻底摧毁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D.开创了启蒙运动的时代
4、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三: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分析英国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4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热望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国社会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