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2月10日,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宣布,中国南京击败波兰波兹南,获得2014年夏季青年奥运
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网站。请你审核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
A.图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图二: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图三: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图四: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民大革命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共产党员人数增加没有关系;人民军队建于8月与题不符;抗日统一战线建于1937年与题意不符。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95年5月台湾土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
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上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举措。故选B。
点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在“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后强调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是考试题目的具体要求或任务。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原因是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意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材料反映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辛丑条约》规定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说明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故D正确。
点评: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签订的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准确理解“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只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而封建制度的废除是到解放以后才完成。因此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B。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从而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CD项正确。
考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点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共和,颁布了《约法》,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称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辛亥革命也带动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