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2、判断题 明代理学家王守仁认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下列人物中,其看法主张与上述说法最相近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3、判断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4、选择题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
5、判断题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理论。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人类文明由质朴宁静的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到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
A、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
B、对人性做出了“性本善”论断?
C、对人生提出“舍利取义”的追求?
D、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