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下图,图中上方文字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图中下方文字为:中华民国开国之始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帝被公认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的象征,把他画像印在《民报》创刊号,蕴涵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意,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体现。故选B符合题意。
点评:本讲高考命题的知识切入点主要是三民主义的内涵的理解,从近两年新课标地区高考命题来看,单独命选择题的情况少见。能力立意上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推翻满人政权,建立汉人专制政权
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D.主张反清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说明孙中山对民族革命强调的是排满和建立统一的国家,故本题选择C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其目的是?(?)
A.挽救国家民族救亡
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
C.真正实现国共合作
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要用到国家身上去”“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的信息可知孙中山的主要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BCD三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言行与人物搭配,不相符合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
B.“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江泽民
C.“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D.“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邓小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A.C.D.分别毛泽东的新民主革命道路、魏源等的新思潮和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
图1?图2
材料二?如图,阅读下列图片:


?
请回答:
(1) 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在图2的发刊词上,孙中山提出他的重要思想,请解释这一思想内容的具体含义。 (3分)
(2)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三位伟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社会的三大巨变。(5分)
参考答案:(1)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暴力推翻满清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低价后,增长的部分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3分)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国力。
本题解析:(1)孙中山时期的历史潮流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世界大势。在《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的把十六字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其具体内容是:?
民族主义:暴力推翻满清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巨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毛泽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富起来。
点评:20世纪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产生了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些相关的知识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