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6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为政以德。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儒学演变。(1)材料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体现孔子德治思想,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了经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此题需要仔细的分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进而回答出儒学对塑造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作用;(3)从材料“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可以分析的出朱熹认为孔子的言行是不变的真理;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同时结合各自时代背景分析原因。(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解答此题需要结合上述材料并要根据儒学自身发展演变概括原因,即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图片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刘少奇追悼会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①;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于1978年3月,而“新时期”是指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排除②。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积累是24.2%;1958年到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达到33.9%、43.9%、39.6%。从1957年到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工业内部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料和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
?
| 粮食产量
| 比上一年减少
|
1958年
| 4000亿斤
| ?
|
1959年
| 3400亿斤
| 600亿斤
|
1960年
| 2870亿斤
| 530亿斤
|
1961年
| 2950亿斤
| ?
|
?
材料三? 1962年工农业生产简表:
?
| 农业总产值
| 粮
| 棉
| 工业总产值
| 钢
| 煤
|
原计划
| 比上年增长8.5%
| 3216亿斤
| 2200万担
| 比上年增长5.7%
| 670万吨
| 2亿吨
|
实际达到
| 比上年增长11.6%
| 3400亿斤
| 2400万担
| 比上年增长5.7%
| 720万吨
| 2.17亿吨
|
?回答: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经济建设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原因:当时“左”的错误仍在发展,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
(2)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工农业产值都有所提高,尤其以农业产值提高幅度较大。原因:党中央努力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等。
(3)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最终得出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中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如提倡“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学说。故选D。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荀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治民;荀子主张 “仁义、王道”的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这一状况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改变。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迎来了前来访问的尼克松总统,这次访问的直接结果就是:
A.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
B.《中美联合声明》的签署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建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