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当时提倡“这两位先生”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①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④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入
[? ]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
[? ]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变更国体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D.大兴民权的意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五四运动前后,通过发表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
A.梁启超
B.严复
C.李大钊
D.陈独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共产党宣言》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C正确,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