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决定推行训政及地方自治。为此,1935年蒋介石致电河南省政府王安石政略研究会熊公哲,“令其对王安石遗规作一深切研究,并作庐山训练教材之一”。据此判断,最有可能被“深切研究”的“王安石遗规”是
A.将兵法
B.保甲法
C.保马法
D.均输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大致从30年代初推行训政伊始,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保卫团办法,其后在地方推行以重建保甲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地方自治,在县以下推行保甲制度,严密基层统治网,加强对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军队的控制,严密防范、镇压共产党的活动,强化对民众的统治,从而王安石变法的保甲法受到重视,因为王安石的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平时种田,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军事力量,减少了军费开支,符合当时国民政府的需要,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武汉是中国大陆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下列关于武汉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②武汉是推翻封建王朝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③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④武汉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总指挥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说过:“如果有同志参加过十年苏维埃时期的内战,就会懂得…都是处于敌人四面包围中作战。敌人的方针就是要扭在苏区边缘和苏区里面打,尽情地消耗我苏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陷于枯竭,即使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也不能持久。”这说明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
B.军事上的胜利没有意义
C.资源枯竭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错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消耗我苏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陷于枯竭,即使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也不能持久”的信息,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苏维埃时期的内战,资源枯竭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月18日至19日,一位军官这样描述当时浓烟蔽日的情景:‘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漂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在这两天里,营地和圆明园之间,日光被天空的浓云所笼罩,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据此推断,该材料描述的史实发生在?(?)
A.1842年的南京
B.1858年的天津
C.1860年的北京
D.1901年的北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圆明园”、“浓烟”,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材料所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小明(忧心忡忡):台湾定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不是还没咽下去么?饿得厉害啊!
A.签订《辛丑条约》的谈判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