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载某朝代极盛时期的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该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疆”这个名称是清代开始采用的,而且清前期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南包南海诸岛,与题目材料记述基本一致,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08全国卷Ⅱ,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之处:
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进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
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分)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中所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即对材料提供的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外交思想政策、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比较、说明论证。第(1)小题第一问答案在材料中,第二问实际考查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第(2)小题要求从英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出使中国目的等几方面入手,简练作答。第(3)小题要说清楚乾隆皇帝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k.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列四幅图:

请回答:(6分)
(1)哪些是汉族的?哪些是游牧民族的?(2分)
(2)简述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有哪些影响?(4分)
参考答案:(1)A、C是汉族,B、D是游牧民族。(2分)
(2)A.促进华夏意识的形成;B.改变了作战技术(骑射技术);C.促进了中西交流的发展;D.游牧民族的南侵导致长城的修筑,汉族的南移也促进了中国南方的开发。(4分)
本题解析:(1)民族的分辨可以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角度:第一、三幅图片展示的是农耕民族的特性,第二、四幅图片展示的是游牧民族的特性,也就是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2)可从民族融和、经济、政治、军事、民族交流等方面作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是什么?潘维认为,古代中国自商鞅变法始,即开创了漫长的“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这种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化不明的小农家庭构成其社会基础,政治上则是皇帝率领文官系统伙同地方乡绅进行统治,拥有世俗和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这种世俗的“传统社会”与西方宗教的“封建社会”相比有非常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拥有深厚的经济自由传统,二是拥有独特的政治公平,三是“德政”而非强权是政权生存的条件,四是道德原则而非具体的法律是权威的源泉。所以传统的中国成就了一种独特而又先进的政治文明,即以公平考试产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则治理官吏和国家,以有限政府保证经济和社会自由。?
——来源:2011-10-12求是理论网
对材料中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12分)
(要求:针对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缺乏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
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就本题而言,其观点不难概括出来:以公平考试产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则治理官吏和国家,以有限政府保证经济和社会自由。然后可以分别从公平考试、道德原则、有限政府的角度说明。
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铲形门齿是炎黄子孙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之一。持有该特征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元谋人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