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时期( )
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私田的兴起的现象,关键信息: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由关键信息的意思分析可知,C项正确;A项”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普遍使用”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图片可以反映汉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实录》
(1)材料一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什么?请你根据材料二归纳清世宗(雍正帝)的观点。(4分)
(2)尽管封建社会长期推行抑制手工业的政策,但还是取得了辉煌成就。请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成就各一例。(3分)
(3)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农、工、商三者的关系?(3分)
参考答案:(1)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农工商业同等重要,农工商皆本(任答一句都行)(2分)。?重农抑商。(2分)
(2)符合史实即可。(见课本第8—9页)(每点1分)(3分)
(3)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工商业;坚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只要答得有理都可以得分)(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引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所有土地都归周王所有,故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
A.筒车
B.耧车
C.曲辕犁
D.水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