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时代胜利的标志
C.帝国主义从此开始走向衰亡
D.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存的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 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 850万户,从业人员5 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 349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90年代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大幅增长的现象,题干中涉及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AD项不符“本质问题”的要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的是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项正确;B项“主体”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解答本题须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本质问题,要求考生由现象入本质。此题易因疏忽而误选A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0岁。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
B.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C.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
D.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背景下展开,改革在经济领域陷入困境后又转入政治领域,结果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没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选择C项。A项错误,中国的改革走的先由农村到城市稳步前进的路线;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项错误,改革并未有配套的措施,以至于改革无法进行。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用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②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 说明①③正确,“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说明④正确。②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苏俄政权,不能一概否定,题干也无从体现。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失误: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