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主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明确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B.是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既区别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又区别于维新派的改良主义
D.是中国近代前期最先进的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D.汉族人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
图1?图2
材料二?如图,阅读下列图片:


?
请回答:
(1) 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在图2的发刊词上,孙中山提出他的重要思想,请解释这一思想内容的具体含义。 (3分)
(2)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三位伟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社会的三大巨变。(5分)
参考答案:(1)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暴力推翻满清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低价后,增长的部分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3分)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国力。
本题解析:(1)孙中山时期的历史潮流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世界大势。在《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的把十六字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其具体内容是:?
民族主义:暴力推翻满清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巨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毛泽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富起来。
点评:20世纪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产生了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些相关的知识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