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闽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闽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极力劝说商人抵制日货。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
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
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国初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摘编自赵济等编《中国地理》
(1)依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分析这种变化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地区作为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为重点,请各举一例说明。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为什么把东北确定为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2)钢铁:鞍山钢铁公司。机械:沈阳机床厂。石油:大庆油田。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一五计划中有苏联援建的项目,东北地区与苏联等国为邻,地理位置优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 ]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事件中,与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无关的是
[? ]
A.洋务运动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走私鸦片
D.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