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口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输出劳动力
C.以工代赈
D.调整工业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在美国风行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的普遍繁荣
D.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干中的多个“我曾”和“能给我一角钱吗”可知是在揭示工人曾经为社会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手里缺少基本的生活来源,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坚持自由放任
B.加强立法监控
C.行政干预危机
D.限制市场调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胡佛不主张用立法与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而是坚持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排除B、C、D,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A.美国政府鼓励向苏联移民
B.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而此时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因此吸引了不少美国人移民苏联。A不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也与史实不符;D不对,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
应是指列宁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点评:要注意梳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到苏联的改革等。二要注意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苏俄(联)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国的改革与苏联的改革的比较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国家建立紧急救济署,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颁布法律,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
(1)据上述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6分)
(2)罗斯福新政成功地缓解了社会危机,你认为新政措施最值得后世借鉴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实行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通过立法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6分)
(2)可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制度的创新及影响等角度谈看法。(回答史实无误,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