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粱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粱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割台湾、偿二百兆”指割让台湾,赔款两亿两白银,出自《马关条约》。
点评:近代史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于条约的内容,学生应该牢记并能熟练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3分)近代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有识之士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传统,足以影响士大夫对外之基本态度。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形成的原因。(3分)
材料二?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3分)
材料三?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2分)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3分)
参考答案:
(1)中国中心的优越感;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分)
(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2分)
政治: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
文化:西方思想不断传入,冲击传统价值观念。(3分)
(3)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2分)
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是指鸦片战争,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可以变化为鸦片战争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马关条约》

图三签订《辛丑条约》
(1)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任选一图,结合内容谈谈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妥协,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贸易和关税主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其中“力挽狂澜”的标志是
[? ]
A、八七会议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抗日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