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外纪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简单地说,计量史学就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最主要是为了说明

A.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
B.日本陆军的近一半身陷在中国战场
C.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是太平洋战场盟军转入反攻的重要因素
D.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日军陆军分布地区示意图中反映出其陆军的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抗战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A项不是图表要说明的问题;从图中看不出日军的战争情况,故B说法排除;C项无法得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一?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名言
材料二
?
《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顺应“世界之潮流”主要做了什么贡献?有何主要历史意义?(6分)
(2)材料二的两个文件分别是在什么会上通过的?性质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和三大根本政治制度。(5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历程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领导了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确立共和政体)。(2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4分)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分)
(3)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分)
(4)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不同时期的法律文件具有不同性质的时代性和阶级性;从近代到现代民主制的建设历程漫长、曲折前进,需要不断发展完善。(2分,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会师?中共七大会场?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四幅图片反映了从中共建立到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代发展历程,其中蕴含了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和救国的主张,所以答案选C,A B 两项概括不够准确,中共一大召开时还未涉及国共关系,同样图片反映的是中共革命探索的发展进程并未涉及旧民主主义革命,D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于国民革命时期也无法包含中共一大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各项材料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 春秋时期各国普遍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
B
| 秦始皇将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 郡制始于秦朝
|
C
| 民国初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
| 民主共和的观念影响了一部分的人群
|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
| 当代欧美各国民众存在严重的精神困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只能说明当时鲁国开始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但不能推广到各个诸侯国,所以叙述错误,依据所学郡县制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项错误;战后艺术的发展并不都是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也有积极的方面,所以D项说法也不正确,C项说法比较客观准确,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