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3分)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伟大事件之一,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辛亥革命离五四运动只有七年多,中间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便没有以后历史的发展。这不是过甚其词的夸张,而是历史前进必经的阶梯。
一一《缅怀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2011年,全国政协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活动就是举行纪念大会,还要拍摄专题的文献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也将积极支持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
武汉市也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为契机发展城建,仅仅最近两年政府投入建设资金就超过1000亿元。首义文化区、辛亥革命博物馆、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辛亥百年庆典道路等,都将在今年9月份以前完工。
—一全国政协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的一件史实加以说明。(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历史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史实如清帝宣布退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史实如定国号《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分)促进了思想解放:史实如三民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礼仪服饰得以更新;缠足留发等旧俗被废除。
(2)发扬辛亥革命的精神、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振奋民众的建设热情;加强两岸之间的联系、缅怀孙中山的业绩、创造城市建设机遇、建设民族文化。(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说明,并列举相关史实,如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史实如定国号《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根据材料信息“拍摄专题的文献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也将积极支持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说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利于建设民族文化、加强两岸之间的联系;“武汉市也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为契机发展城建”说明有利于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振奋民众的建设热情。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
D.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的序幕;1948年后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后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因此从时间上看,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抗战后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过程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在于打开中国的国门,向中国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C项开埠通商能够很好地体现西方列强的这一本质的意图。ABD三项均与商品销售获取利润关系不大。
点评: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能够体现出此时的侵略要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即中国近代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距今已有70余年,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9年,有报纸刊登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文中宣称“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来维护公理……”。为此学生发起了 (?)
A.五四运动
B.护国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上海的爱国运动。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符合材料“1919年...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来维护公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