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对峙局面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1957 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对抗激烈。而同时欧洲国家由于在二战中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以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表明新的力量已经孕育。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的建立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故选B。A项错误,说法极端;C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进行的是冷战,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并未出现;D项错误,在新中国成立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即已出现。
考点:战后国际格局
点评: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发展成了冷战。建立了两极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的西方先进科技成果是
A.蒸汽机
B.电气设备
C.内燃机
D.航空设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魏源所处的历史时期,他介绍的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C、D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从“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可知这次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更要学习西方制度,故选B项。A项以后中国开始了向西方进行技术的学习;CD项是甲午战争后产生的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最能体现“文化治国百代之业”的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唐太宗虚心纳涑
D.明太祖大兴文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化治国百代之业”说明重视了“文化治国”的作用,用文化来进行教化,而且对后世影响巨大,故应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供的是周天子“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而且说这种仪式一直延续下来,这说明统治者对农桑的重视,因为农桑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