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主是涉及农民问题;国共十年对峙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①②③项是毛泽东思想的范畴。而“文化大革命”运动是政治动乱,并不是思想范畴,故选C项。
考点: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内容的掌握。本题陷阱是④。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之间有联系,因文化大革命是被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利用而错误发动的,其定性为政治动乱,并不是思想理论范畴,注意对“毛泽东思想范畴”准确理解,勿因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之间联系而错选。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和邓小平理论相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突出特点在于
[? ]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
B、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泽民同志这一论述的科学内涵,并阐述在当前应怎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但是,人们往往还停留在以往的认识上,因此,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②党的历史也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不以新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重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理论观点的综合分析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灵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解题要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运用生产力和实践的标准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出于
A.调整对外战略的需要
B.及早结束越南战争,从越南撤军
C.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摆脱经济危机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为此美国不断调整对外战略,与中国建交就是其表现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有着某些契合点。近年来,关于《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国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李大钊在1919年7月《每周评论》上发表的《阶级竞争与互助》一文提出:“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根萌,都纯粹是伦理的。协合与友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就可以发现出来社会主义者共同一致认定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协合、友谊、互助、博爱的精神。就是把家族的精神推及于四海,推及于人类全体的生活的精神……”同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写道:“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材料四?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研究述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一中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同”思想的核心。并概括指出孙中山对大同思想的新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对大同思想的新发展。为此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二次结合”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各是什么。文中的“第二次飞跃”带来了哪些重大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特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民主政治发展;工人运动空前高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
(2)“大同”思想的核心:天下为公。新思考:认为中国传统的大同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基本一致。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主义。
(3)新发展:着眼于全世界;为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成分;提倡、友谊、互助、博爱;主张发展人类经济组织的同时也要改造人类的精神。实践活动: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组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4)?“第二次结合”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或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