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7分)社会转型之路漫长而曲折,近代欧美与中国都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政”就是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即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对宪政的定义,18~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是怎样建立“宪政”的?(3分)
(2)根据材料二,美国宪政机制形成演变的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4分)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3分)
(2)特点: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谈判和妥协。(2分)原因:①1787年宪法规定可以采用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进行修正和补充,提供了宪政发展的法律依据;②不同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对美国宪法进行修正,成为宪法发展的实践来源。(4分)
(3)政治:①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②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民主共和政体);(任意两点4分)
经济:①甲午、庚子之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②实业救国思潮兴起;③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部分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任意两点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为代表,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但各国国情不同,呈现不同的特征,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巩固发展了君主立宪制。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北美独立后建立起邦联政府;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确立起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共和派与保皇派经过反复斗争,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起议会制共和政体。1871年德意志以三次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国家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回答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以及所学知识“1787年宪法规定可以采用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进行修正和补充”回答原因。
(3)注意题干时间限定词“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政治上戊戌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等推动政治近代化,经济上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经济近代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海国图志》是一部详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书籍,其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述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国家应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材料可以“爵房”代表贵族,“乡绅房”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材料中“国有大事……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说明作为国家元首的国王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两所”即议会。由此判断答案为A。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具有以下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 ]
A、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B、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C、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的愿望增强
D、君权神授学说与议会矛盾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
A.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主权
B.按卢梭的理想实施直接民主
C.号召人民整体参加法国大革命
D.实现了人人平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