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耕织结合”的特点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很多错选BC。土壤自然肥力有肥、瘠之分,可以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的肥力。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范围(精耕细作概念见第6题),故D项正确;A项是荀子改造自然的思想,B项说明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C项是指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题干材料都没有体现出来,故A、B、C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制度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作;受封者向周王缴纳贡赋,不是皇帝;土地由嫡长子继承,不能转让和买卖。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战国以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屯田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土地私有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B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A、C、D都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最本质的角度来看,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主要的应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答案为D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
A.夏、商时期?
B.隋、唐时期
C.战国、秦汉?
D.宋、元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