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1898年陆续送呈光绪御览。
材料二:?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翁,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洄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编撰《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等书并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2分)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做出你的判断,(1分)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推动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
不矛盾(1分)。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且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分)
(2)不准确。(1分)因为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2分)而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2分)。两说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郑观应为首的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的是:
A.和外国商战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办新式学校
D.实行君主立宪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概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意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悲观苦闷,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认为变法失败,准备向顽固派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体现了笼统排外的思想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