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
B.先定论
C.“因信称义”说
D.“因行称义”说
2、判断题 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3、判断题 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同学从中得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4、判断题 1983年美国发行的纪念马丁·路德诞辰500周年的首日封图案,内容为马丁·路德的头像及马丁·路德与助手一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花大力气把《圣经》译成德文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教会垄断《圣经》解释权的局面被打破 ②为将要取代封建社会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 ③让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④使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受到挑战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据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虽然名义上仍处于以德国皇帝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实质上却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城市政权归资产阶级性质的七大行会掌握,佛罗伦萨居全欧首位的毛织业、银行业的企业主——资本家成为城市政府的主人,也对佛罗伦萨的新文化建设握有领导管理之权,这就为新文化的繁荣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据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请回答:
(1)文艺复兴运动中“再生”“复兴”是否符合它的实际?为什么?(2分)
(2)根据材料分析,后期文艺复兴与早期相比有哪些新特点?举例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在各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只举一例即可)。(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佛罗伦萨为什么能够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中心?(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