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称尊长” “能亲仁”“ 德日进”等文字说明要尊老爱幼,是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故本题选择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说:“批评家指责大众媒体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音,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音限制在小范围内。”以下对杰里·本特利这段话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借助于信息技术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
B.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和语音上始终处于优势
C.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音使其他国家语音消失
D.更多国家的民族经济文化不再能够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选项B、C、D很明显观点错误,而选项A能体现材料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对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清政府晚期的留学潮
| 富国强兵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潮
| 实业救国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潮
| 建设祖国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
| 创业立业
|
A.多以留学欧美为留学地区? B.以留学苏联、东欧国家为主
C.涉及机电等技术领域?D.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是两极格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多以留学苏联、东欧国家,欧美并不多,甚至没有,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历史与现实的因素,新中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多涉及机电等技术领域,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从“建设祖国”的初衷分析可知,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0 年6月,朝鲜与韩国首脑会晤并发表共同宣言,确认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羁绊原则和寻求统一的方向。2002年,朝鲜核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2003年2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就职演说中,敦促朝鲜放弃核研制计划,并且表示将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加强与美国、日本协调,与中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密切合作,2003年8月下旬,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中、美、日、俄、朝、韩六方会议在北京举行。
回答下列问题:
(1)朝鲜半岛形成分裂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从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人民愿望的角度,简要评议韩国总统卢武铉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态度。
(3)简要分析朝鲜半岛政治局势的发展所反映的当代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与特点。
参考答案:(1)原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次大战末,美苏军队分别占领朝鲜半岛;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作出划分;两大阵营的对峙;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
(2)卢武铉的演说符合朝韩两国共同宣言所确定的原则,有利于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符合朝鲜和韩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3)国际局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依赖与联系程度也越来越加深;进行谈判与对话,利用国际会议解决问题和协调相互关系是国际政治进步的表现
本题解析:本试题具有一定的时事性,随着朝核问题由来已久,但当今朝核局势再度使地区局势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使朝核问题战争化、世界化,目的使东亚地区的不稳定而确定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概括能力完整的表述历史,第二问和第三问具有一定是时事性质,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应用,而且能够对时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而得出结论,当然,只要稍加剖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种情形(?)
A 唐胥铁路开通?B 街上行人互相脱帽行鞠躬礼
C 《申报》上刊登北伐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一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