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某摄制组要拍摄经济特区开放过程的纪录片,他们拍摄的第一站应选在:
A.海南
B.深圳
C.浦东
D.大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可知是指美国主导下西德等国参加的北约组织,为了应对这一威胁,苏联拉拢东欧国家成立华约组织。因此“条约” 是应指“华沙条约”,A明显不对,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美苏“冷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二战期间的战时同盟战后很快破裂主要由于
①?意识形态的矛盾?
②国家利益的矛盾?
③美苏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④美苏争霸局面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国意识形态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而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也必须要面对苏联强大的冲击。①②符合题意。C选项可排除。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争夺殖民地的野心,③不符合史实,可排除A、D。美苏争霸是冷战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同盟关系破裂的结果,不是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开发、开放浦东的主要目的是
①推动上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起飞
③提高上海的国际知名度
④密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因此,开发、开放浦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其主要目的也应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去分析。浦东的开发、开放无论是对上海,还是整个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都会起到推动作用,①②正确;开发、开放浦东可提高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密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但并不是主要目的,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浦东新区的开发
点评: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又大大地向前迈进,将开放区域由沿海向内地拓展。浦东的开放和开发是实行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步骤,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浦东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上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2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是
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与题意符合。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改革开放?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设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