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史料记载,1856年仅上海一地由英国人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而当时常驻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中英两国的法系不同
B.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C.中英两国的观念不同
D.英国人在上海的人数众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造成的。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学完《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后,老师要求A、B、C、D四位同学举出中国近代历史上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的历史文献.下列哪位同学的举例是正确的
A.《资政新篇》?B.《孔子改制考》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变法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资政新篇》是洪仁玕的著作,著作中倡导发展资本主义却为提出人民主权;《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其中也未有人民主权规定;《变法通议》是梁启超著作,著作中倡民权,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也未涉及人民主权,故选C项
点评: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考点命题重点在临时约法的内容、临时约法所体现出的原则,临时约法的性质和颁布的意义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的内容与体现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说法错误。故选A。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BCD均正确。
点评: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