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洋务运动本意是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是洋务派始料未及的,因此选B.
点评:评价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3)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
郭嵩焘
|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10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中体西用。(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 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5分)
(3)“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分)
(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3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纯粹的课本基础知识问答题,难度不大,属于送分题,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展。
(2)本题考查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两位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学生要从材料中提取两个人的不同观点加以分析;刘锡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固的封建卫道士,思想看法比较保守;郭嵩焘是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强思想;两个人物显然形成了对比。
(3)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史的时代特征,结合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特征组织答案即可,政治上“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上改革开放;文化上双百方针。
(4)本题考查史学理论,角度的不同,历史时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政治局势的不同,研究方面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对历史的认识
【考点定位】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现代史时代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当时,秦二爷投资近代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
A.自然经济受到进一步破坏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社会上出现实业救国思潮
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
A.1954年宪法的颁布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1942~194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B.1942~1945年中国外贸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C.1945~1947年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
D.1942~1947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