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93年9月,美国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欧共体宣布欧洲决定建立信息高速公路,1994年日本也宣布采取措施以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中国也加入了这场竞争。各大国对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感兴趣的最直接原因是
A.它决定了未来的经济地位和国际地位
B.它决定了能否在新世纪的多极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C.它决定了在未来的信息技术上能否占据领先优势
D.它决定了今后经济、科技竞争的优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2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1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分)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背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③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基础(2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分)
(2)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分)
(3)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
(4)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1分)
分析说明:经济: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1分)
文化: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其对欧洲的影响。“背景”可从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影响和伽利略等人的贡献等角度思考和作答;“影响”可从其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和作答。
(2)本题考查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旨在考查学生从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并答题的能力。由材料二中的信息“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可知这应为相对论。
(3)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对欧洲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注意设问的限制“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可从其对欧洲天主教神学权威、对欧洲思想界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作答。
(4)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及同时代的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向……权威挑战”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限制“17—18世纪的中国”“经济、思想文化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物理学家洛奇曾赞叹说:“除了一支笔,一瓶墨水和几张纸以外,再不用任何其他东西,就预言了一颗极其遥远的、人们还不知道的行星的存在,并且敢于对天文观测者说,‘把你的望远镜在某个时刻对准某个方向,你就会看到一颗人们过去从不知道的新行星。’这样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非常令人惊讶和引人入胜的!”洛奇所赞赏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史实,人们是通过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中的万有引力定律事先计算出了这一行星,后来被任命为海王星,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从16 世纪后期开始,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请回答:
(1)宋元时期科学文化“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
(2)从16世纪后期,到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是怎样一步步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的?
(3)试分析出现“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北宋时,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到了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从16世纪后期起,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华,把西方近代科学介绍给中国,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影响中国。鸦片战争后,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观点,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彻底批判封建主义。
(3)主要原因:①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落后于中国,形成了“中学西传”的现象。②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近代科学产生,而中国的传统科技在专制主义统治下,却停滞不前,我国的科技已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现象。19 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或开始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一步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答“三大发明”的外传。第(2)问要联系西方传教士的东来、新思潮萌发、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内容回答。第(3)问与文化地位的变化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