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法国政权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
A.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第三共和国
B.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C.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
D.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权和政体更迭频繁:君主立宪制(1791 年—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 年—180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 年—1815 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 年—1830 年)→七月王朝(1830 年—1848 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 年—1852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 年—1940 年)→维希政权(1940 年—1945 年)→临时政府(1945 年—1946 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 年—1958 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 年—现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项。
点评: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权频繁更迭。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国“光荣革命”最重要的结果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首次推翻了波旁王朝统治
C.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废除了君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处要抓住关键词,最重要的影响,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说法错误,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B.首次推翻了波旁王朝统治,说法错误,推翻的是斯图亚特王朝;C.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符合题意;D.废除了君主制,说法错误,并未废除。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
(1)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而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要求限制王权,同国外展开斗争。
(3)政治形势:英国历来有议会制传统,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侵犯了新兴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6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
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道道地地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孙中山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
出英法美三国革命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材料一中“英国模式”有何特点?这一特点对英国发展有何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二中英国和美国对民主政治的“创新”和法国推动现代民主政治“全球性”的表现。(8分)
(3)与欧美国家相比,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目标方面增加了什么内容?(2分)孙中山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结果如何?(2分)试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孙中山无法实现这一新增目标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实现政治民主化(2分);英国模式:渐进改革(2分);作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极少大起大落等,(如回答君主统而不治、议会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分权与制衡可给1分)(2分)
(2)英国:创立君主立宪制;(议会至上)美国:开创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4分)
法国:①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侵略战争动摇欧洲封建统治;②法国启蒙思想推动世界各国民主革命的进程。(4分)
(3)增加了“民生”的目标(2分)(或平均地权)
努力:①领导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2分)。
结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2分)
原因:客观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强大。(2分)
主观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这一目标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法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但不能解散参议院,排除A项;B项不符合德国君主立宪制实际;德国的议会不能完全行使立法权,排除D项。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点评:相对而言,本讲较多地侧重考查近代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民主制,但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命题区域,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复习时要注意冷点热处理。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下图海报。下列各项适合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 ]
A.英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
B.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英国的两党制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