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
企业类型
| 每天平均纱锭数(锭)
|
外商
| 51 664
|
华商
| 23 686
|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开厂数简表(单位:家)
省区
| 江苏
| 直隶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其他省
|
数量
| 155
| 45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1
| 1
| 0
|
注: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北京、天津。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

材料五? 1949年全国私营工商业在全国工商业中的比例
类别
| 工业总产值
| 棉纱
| 棉布
| 面粉
| 卷烟
| 商品批发
| 商品零售
|
比例 (%)
| 63.2
| 46
| 40
| 80
| 80
| 76
| 73.2
|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2)材料四反映出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材料五反映的情况,指出新中国在过渡时期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哪两大重要政策?
2、判断题 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A.“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张晓市”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3、判断题 古代的徽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今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籍商人集团,它与北方的晋商构成明清时期雄踞南北的两大商人集团。
材料三: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徽商“出吴会(苏州),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荻利最大的是盐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材料四:进入晚清,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徽商因恪守旧的经营传统日益走上衰败道路。与此同时新兴的江浙商人集团(又称江浙财阀)由于享受越来越多的商业特权而日益强大,最终取代徽商成为中国势力最强的商人集团。
(3)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12分)
(4)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徽商衰败的原因。(8分)
4、判断题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能出现在(?)
A.春秋战国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5、判断题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