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内阁运转程序是:各司、部、院将文件、奏折、报告递交内阁,内阁学士阅读、研究后,在奏折上写出处理意见,通常同时列若干条,交给宦官转承皇帝。皇帝用红笔作出批示,于其中选择一条,一般写“知道了”“准”“照准”。下发司、部、院。如果不赞同其处理意见,就驳回内阁再议。如果皇帝比较懒惰,那么就由宦官做决定。内阁,是顾问性机构,本身无权,只能提处理意见。明朝无宰相,如果把内阁学士看作宰相,那么内阁就应该有直接命令、指示各司、部、院的权力,而内阁没有这个权力。内阁“处理意见”转达到各个部门,必须经过皇帝或皇帝指定的宦官许可。
材料二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在国家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及权力有什么不同?(8分)
(2)你认为二者的基础分别是什么?(4分)
(3)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6分)
2、判断题 对“汉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沿袭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有所发展
B.汉实行更严密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
C.汉继承秦的皇帝制度,已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D.汉初否定了秦的郡县制,推行封国制
3、判断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
B.财产
C.信仰
D.地域
4、判断题 以下关于“秦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的
B.至今人们不知道“秦律”的详细内容
C.“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D.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5、选择题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