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民为了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前赴后继,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乐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
(2)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为完成这一革命任务,进行过哪些重大的抗争?有何意义?(4分)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为完成这一任务开展过什么革命斗争?这一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4)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看,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侵略反封建。(4分)
(2)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粉碎了列强将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4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4分)
(4)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因为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中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2分)
本题解析:(1)可结合课本我们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学习可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2)依据所学知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为完成这一革命任务先后领导了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尽管都以失败告终,但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粉碎了列强将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依据所学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为完成这一任务开展辛亥革命,尽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其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依所学知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都失败了,总结他们的斗争经验我们即可从从中得到一种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因为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中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以来,列强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至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 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及其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指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和目的何在?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反映了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和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由经济侵略为主变为加强政治、军事控制;以华制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全球抢占投资场所。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纲领文件、法律等等往往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政治意志的集中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那一项内容?反映了什么思想?(3分)
(2)据材料二,简要指出《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5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中国的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
参考答案:
(1)内容:产品分配的办法,实行圣库制度。(2分)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1分)
(2)主要内容: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2分)
(3)制定:一届全国人大。(1分)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4)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加快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描绘的是太平天国的实物分配方案,从“通天下皆一式”的字样中可知其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2)材料二中描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材料三说明了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这一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同时也确实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从材料四的内容中可以得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的表现有加快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1982年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同时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总方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微观问题的分析能力,就内容而言考查的是法制的进步,从中可以折射出高考考查的角度,今后的高考将会从更加具体和细小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运动,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和说明历史具有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巨大实际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田中奏折》 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上述材料表明:
[? ]
A、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骤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最终为了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C、侵略满蒙是日本的终极目的
D、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不得已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40年代《解放日报》社论:“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材料中的“大事”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B.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和援助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