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
A?B? C?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时期,我国工农业遭到破坏,但是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调整经济,使国民经济曲折发展,故C图符合题意。
点评: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使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周恩来病重后,毛泽东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邓小平上任后,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路,使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的状态。但不久,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不满,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局势再度陷入混乱。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起源时期,题干中“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的意思是: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与荀子要求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的主张相符合。A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B项墨子的思想是“兼爱、非攻”;C项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故选D。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最能体现明清时期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趋向的经济现象是(?)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商业继续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向近代文明演进”,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向近代文明演进的现象是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之一,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中“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关键信息,这是道家辩证思想的体现。故选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仁政;法家主张变法革新,都不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董仲舒说:“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这表明董仲舒的义利观是
A.义利并重
B.重义轻利
C.先义后利
D.舍义取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体现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即“心”贵于“体”,所以“养心”之“义”就要贵于“养体”之“利”,体现了董仲舒主要强调的是义是重于利的,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