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集中全国之财力物力保证军事胜利
B.取得一战胜利
C.把俄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D.征集余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
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
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分)并指出其主要特点。(2分)
(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1分)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1分)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
参考答案:(1)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工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3分)
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分)
(2)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分)
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
农业政策的变化:由余粮收集制到固定的粮食税。(1分)
(3)借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经验;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职能。(答出两点可以得2分,另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属于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排除B;AC虽然属于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经济危机又导致政治危机,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国内战争后期,苏俄境内出现了所谓的“小国内战争”。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及其针对的目标最有可能是?
[? ]
A.工人、义务劳动政策?
B.资本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
C.农民、余粮收集制?
D.政府官员、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