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对外贸易
材料一 ?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 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请回答:(9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2)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2分)
3)材料三中清初为什么要继续实行“飘洋私船照旧严禁”的政策?(1分)结合史实说明清朝的此项政策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理解:这是一种有官方控制和垄断的 “朝贡贸易”。外国朝贡的同时可以附带货物进行贸易,政府以数倍的代价作为交换。(2分)
根源: 思想:儒家的礼,以礼待人、以礼服人。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
2)明清:海禁政策;西方: 重商主义;(2分)
3、原因: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1分)
康熙时因局势稳定,下令开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贸易。随着西方势力渗透,对外政策逐渐收缩,乾隆时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1分)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
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
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2分)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分)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2分)
参考答案:(1)中国物质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外国的恩惠;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3分)
(2)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因为它出卖国家主权,要将中国变成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2分)为了得到列强的支持(答“争取列强承认革命军政府”亦可);反映了同盟会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2分)
(3)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2分)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1分)
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
[?]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
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B.目的在于维护国内的商品市场
C.对外贸易加以限制
D.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闭关锁国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项是正确的;A项是实行的根源,D项是其影响。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 ]
A.提倡商品经济
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C.认为工商并重
D.强调重农抑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