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历史”,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14分)
参考答案:赞同
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2分)
2、中国社会矛盾也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分)
3、中华民族从此担负起反帝反封革命任务(2分)
4、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2分)
5、随着通商口岸开放,外国列强通过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2分)
6、同时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制造了某些客观条件(2分)
7、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梦中震醒,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变革,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变革主流(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国共曾经有过两次合作,其共同点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
B.党内合作的形式
C.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
D.英美等国际力量支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董必武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与此诗有关的事件是?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C. 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日本公使……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可知D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A项中“大肆出卖”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B、C两项的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一和图二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指出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过程中,中国革命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谈谈自己的认识。(10分)
参考答案:变化:
(1)战略指导思想: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到推行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2)斗争对象:由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汉奸、伪军。
(3)分布地域:由主要在江南地区到主要在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
(4)政权性质:由工农民主(革命)政权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抗日民主政权。
(5)武装力量: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红军;到按国民革命军序号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每点2分,
答对4点即可得8分)
认识:中共能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民主革命的需要及时调整政策,体现出中共不断走向成熟;近代民主革命具有复杂性和艰难性的特征。(2分)
本题解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和扩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党中央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三中全会,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通过了一项接受国共合作的决议。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