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主要阐述了东汉时期农民的比较的贫穷,而“国家税源”、“政府救济”、“经济结构”在材料没有体现,因此C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
?
图一?图二
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三:新设备(注:广告图片。19世纪末。农业设备在变化。从美国传入第一批收割
机、蒸汽脱粒机、割草机。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然而取代了大量劳力。)
?
材料四: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爆炸需要日益增多的食品,于是人们便进行集约耕作,甚至扩大耕种面积。这些变化往往来自荷兰或英国,被称作“农业革命”,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像工业上的变化那么迅猛,所以称之为“农业变革”较为妥贴。
田野上可以看见新的农业机器,出现了蒸汽脱粒机。在英国,传统农民已经消失,从此土地由农业工人或小耕作者耕种。
1850年左右,将农民系于土地之上并迫使他们耕种土地的封建制在西欧已基本上消失……
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欧洲人口的食物得到改善,周期性缺粮情况越来越少,但发展并不均衡。
农业变革使工业化更充满活力。农业的盈余创造了资本,资本再次投入运输业与工业,促进了新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材料三、四摘自《欧洲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说明18至19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对欧洲带来的影响。
(4)怎样理解材料一与材料四所述的农业领域中的“革命”?
参考答案:
(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2分)
(2)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因为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原因:轮作制使农业产量提高;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对牲畜品种的改良和农业技术改革;城市化带来食品需求大增;
影响:食物增加,缺粮得到缓解;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在西欧逐渐消失;农业人口减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农业革命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本。
(4)材料一农业革命是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取代井田制,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成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形式。材料四农业革命是指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如英国圈地运动,雇佣农业工人,属于资本主义农业。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 ]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曲辕犁在唐朝出现,翻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棉纺织技术出现在元明时期,只有铁质工具在战国时期大规模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铁锄?牛耕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基本模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种模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参考答案:(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均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2)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水利工程发达;重农抑商;以私有制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生活艰苦;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