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有经济学家认为: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生产力提高,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精神文明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打破宗教束缚,实现男女平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19世纪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需要更多的熟练工人,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妇女逐渐进入工厂,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民众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于是出现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三位
B.造船业和金融业在世界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C.工业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
D.失去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据此可得到的信息是
A.工业发展后英国老百姓的生活日益贫困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依靠工资为生的人迅速的增加,这反映了工厂的增多,工人数量的增加。故选D。A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生活苦难的情况;B项错误,材料也未交待;C项是对材料的进一步延伸,并不是材料直接反映的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圈地运动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扩张的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不对,新航路的开辟、圈地运动的推行在14、15世纪已经开始;D不对,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已经开始殖民扩张;C符合题意,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工业化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因此选C.
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即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稍有难度。审题要抓关键,如时间“1770—1821年”“英国农业工业”等,柱状图提供的有效信息时“变动”-----工业的比重超过农业。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确定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因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所以工业收入比重增加;而手工业不断破产,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故农业比重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 (? )
①西、葡两国扩充了资本?
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③人们第一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
④郑和下西洋 ?
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内容。新航路的开辟使哥伦布发现美洲,1405年左右郑和下西洋,而新最早是葡萄牙人迪亚士就在国王的鼓励下,组织船只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1,4错。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