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逐渐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对“人民大众”理解正确的是
①农民阶级②无产阶级③资产阶级④地主阶级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等,得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支持。该政策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B.列强需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D.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
3、选择题 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判断题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材料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D.反映了各阶级不同的斗争方式
5、判断题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