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
(4)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矿产资源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遭到严重的破坏,下图为德国在山东的路矿公司铜牌,类似的公司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影响最大的是在?

[?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军事工业?
D.民族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史家指出,没有政治现代化,则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往往是徒劳,这便是甲午失败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开两炮,少打两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条建议的评价相对较高
A.重筹国防,以图将来
B.惩处腐败,整顿吏治
C.抓住时机,全面变革
D.取缔洋教,传播国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题干主要强调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战败,并不是中国军事与科技不如日本,而中国政治制度落后。联系已学史实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必须改革政治制度,由此分析可得出C符合题意。而A只是涉及到军事;B涉及到政治;D只是说的国学。三者均是只说了一个方面。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