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美国在越南推行的“特种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提供物质援助?②派遣军事教官和顾问
③帮助越南制定作战方略?④派遣地面部队直接作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关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朝鲜战争(或朝鲜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的时间。
(2)不同: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一进攻;材料二、三认为,南朝鲜军队在美国的支持或预谋下发动内战。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缺陷:缺少当事方(朝鲜和韩国)观点的相关史料,缺少该事件相关的原始史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6分)2003年3月20日 美国海军发射的6枚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首都的部分重要目标, 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如今,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10年,对它的反思还在继续。
材料一: 美国不顾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伊拉克发动的这场战争,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和德国联手冲在反战第一线,不但在北约和欧盟内公开与美国叫板,而且还与俄罗斯联手在联合国安理会成功挫败了美英利用联合国使其对伊动武合法化的图谋。法国总统希拉克强调,如果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得手,世界将成为单级世界。
——新华网
材料二: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着波峰和波谷的交替。……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三个“高潮”,分别出现在1870~1914?年,1950~1980年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而在这三个“高潮”中间,则是全球化的低潮时期,这时全球化不仅进度缓慢、停滞,而且可能发生逆转、倒退。……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高潮到2000?年达到顶点以后开始出现停滞迹象,发生曲折。世界出口贸易下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连续大幅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猖獗,经济全球化失去动力。
-——李琮《经济全球化的波动和前景》
材料三:布什在发动对伊战争前的一次演讲谈到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好处时说:“首先从一个自由的伊拉克获益的是伊拉克人民自己”;其次,“在伊拉克的成功还可以为中东和平打开新局面,并推动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巴勒斯坦国家”。?
——仇朝兵《美国与伊拉克和日本的战后重建:政策、进程与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际背景。国际社会对伊战的不同反应说明了当前国际关系格局的什么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原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波折。指出材料三中布什的真实意图,请你为伊拉克当今的文化建设献计策。(16分)
参考答案:国际背景:
(1)政治上: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政治力量失衡。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
(2)经济上:美国是新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新经济的受益者从而为对外扩张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特点: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并没有结束。(10分)
2. 原因: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两极格局解体;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建立;跨国公司的推动。
认识:波折是暂时的,总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但也不会一帆风顺。(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2分)
意图:对伊战争是美国欲在全球范围推行其价值观。
建议:伊拉克曾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一方面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汲取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以适应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和而不同”(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4分)
本题解析:(1)分析伊拉克战争的国际背景可以从国际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政治上,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力量失衡;经济上,美国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增强。当今国际形式的特点主要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增强。(2)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明显的增强,主要原因有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推动和两极格局的解体等,学生可以依据教材进行回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是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在于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搞霸权主义,对于伊拉克重建的问题,要结合伊拉克的国情,吸收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行。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的同时,在亚洲进行的两次局部战争是
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阿富汗战争?④中东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的同时,在亚洲进行的两次局部战争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③阿富汗战争是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④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