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符合“唐代江南地区经济中心”、“近代中国最早航运企业诞生地”、“张謇大生纱厂创办地”、“荣氏保兴面粉厂所在地”排列顺序的是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视图能力和准确记忆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地图可知,“唐代江南地区经济中心”是杭州,而④是杭州;“近代中国最早航运企业诞生地”是上海,而①是上海;“张謇大生纱厂创办地”是江南通州(今南通市),而②是南通;“荣氏保兴面粉厂所在地”是无锡,而③是无锡。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
①伏尔泰的政治理论
②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
③卢梭的政治理论
④狄德罗的政治理论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应先把握好《临时约法》和启蒙思想的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分别是宋朝的陆九渊和二程、朱熹,他们都是我国的儒学大师。陆九渊和其他三人的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相联系
D.宇宙便是吾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陆九渊是南宋的心学大师,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观点,而其他三人并不是心学的代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建筑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从图一到图二建筑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清政府的政策
C.中国人自己的主动改造
D.科技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一是中国典型的四合院,图二是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的住宅发生了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共23分)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190l一1911
| 300
| 5600
| 31
| 510
|
191一1919
| 600
| 13000
| 75
| 1625
|
?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 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2分)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3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4分)
参考答案: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分)
(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4分)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4分)(答出“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分别给2分)
(3)战争、日本侵略、官僚资本压迫(3分)
(4)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2分)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
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4)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